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2020年工作总结
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
2021年2月24日
第一部分:标志性成果
1. 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
2. 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8.48%,位居全校前列。
3. 获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为学院首次突破。
4. 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均大幅增加,全年(截止12月10日)共计发表论文68篇,其中被SCI 、EI收录33篇,含1区3篇、2区5篇、3区16篇,Top期刊5篇。
5. 引进博士7名、硕士3名,其中博士全部为一类博士,含紧缺专业博士2名。超额完成任务。
6. 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其中2区1篇,3区3篇。
7. 顺利完成研究生推免工作,其中有3名学生推免到本校。
8. 横向科研新签项目3项,落实2021年科研项目6项,首次与中国华能集团和甘肃白银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并首次与兰州有色金属设计院相互合作进军铅锡矿山并商定进军镍金属矿山。
9. 学生竞赛工作成绩突出。获得第二届国际大学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个人一等奖1项,个人二等奖2项,并获得团体二等奖;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取得竞赛A类赛事突破。
10.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排名第7),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8)、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2和第14),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排名第4)。
11.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通过实审5项。
12.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4(1固定3竞争,批文未见!)
13.两位教师通过教授职称评审。
14.出版“十三五”省级规划和省级一流教材两部:《工程力学》(上)、《工程力学》(下)。
15.教职工党员转正1名,发展预备党员1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名。
第二部分:发展
(一)以基础课教学为中心,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学院继续实施院教学督导组不定期教学听课制度,继续实施教学检查小组周一至周五的轮流巡课制度,继续开展示范教学、集体备课活动,继续强化晚自习答疑制度,继续保持与校督导组的主动沟通。
继续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研究、分析与管理。全年无1例教学事故发生。
修订了2020版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
上半年线上教学有序进行。
一年来全院共开展基础课集体备课20次,基础课示范教学3人次,基础课晚自习辅导答疑60人次。
认真举办了2020年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
开展了期中教学检查工作,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时进行了整改。
开展新进博士的教学助课工作安排,新进博士三助一辅工作按计划正常进行。
获批线上教研校级重点项目1项,获批校级课程思政重点研究项目1项。
获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获批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
获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件两项,信息化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
全年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6篇。
(二)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学科层次
2020年学院学科建设得到快速发展,2020届毕业生就业率再次位居全校前列。十三五规划中的16个专业实验室全部建成使用。新增加了1个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和4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20年“光电系统与控制”硕士点实现第6次招生,招收20人,比去年增加9人;生源质量有突破性提高:保研1人,第一志愿3人,一本生源11人,其中1人来自211院校(安徽大学)。
认真组织申报了光学工程一级硕士点,由于学硕硕士点名额限制,最终没能申报成功。
2020年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8项。正式出版省级一流教材《工程力学》(上、下册)2部。
积极开展学科竞赛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国际大学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获得个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团体二等奖1项,优秀指导教师奖3项。
获得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1项,取得A类赛事的突破。获得安徽省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
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1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安徽赛区一等奖7人;二等奖10人。
获得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安徽赛区省级选拔赛)三等奖1项。
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2项,省级5项。
新建河南省周口一中和淮南五中两个优质生源基地,其中周口一中为学院首次在外省建立优质生源基地。学院带队去凤台一中和淮南三中进行优质生源基地回访并开展了本科生招生宣传。
全年教师参加各类教学会议26人次。
(三)优化结构,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本年度获评教授2人、副教授1人、直接认定讲师5人。引进博士7人,其中物理方向5人、力学方向2人,全部为一类博士,超额完成计划。三名博士入选“青苗”工程。新增辅导员1名,引进硕士2名。两名教师出国访学归来,1名教师获准出国访学。
(四)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研工作水平
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1项,取得学院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的突破。获批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4项。
依托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工程力学与支护技术研究所,签约横向课题4项。落实2021年科研项目3项,首次与中国华能集团和甘肃白银集团达成合作意向,并首次与兰州有色金属设计院相互合作进军铅锡矿山和镍金属矿山。
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专业(学科)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
鼓励师生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申报各类科研奖励及专利。全年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通过实审5项;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均大幅增加,全年(截止12月10日)共计发表论文68篇,其中被SCI 、EI收录33篇,含1区3篇、2区5篇、3区16篇,Top期刊5篇。
邀请4位国内知名教授及教授级高工来校作学术交流,2位副教授美国访学归来作报告。
全年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各类学术会议26人次。
(五)研究生工作
光电系统与控制专业硕士点完成招生20人,第一志愿4人,一本生源11人,其中1人来自211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均有突破性提高。2020年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我院共有18人,创历史新高。
完成2020届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10名毕业生全部顺利拿到硕士学位。
完成2020年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选工作。完成2021年硕士生推免工作,共有5名学生顺利保送研究生,其中2名分别保送到中南大学和厦门大学,3名分别保送到本校工程力学和光电系统与控制专业。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新增校外硕士生导师3人。
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研究生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11篇,其中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
(六)以平台建设为重点,加快实验室建设
基础力学教学实验中心新增购置新设备,金额40万元;完成扭转实验室内的六台扭转试验机的升级、改造和调试;完成三个实验室所有试件和补偿块的重新贴片。获得省CUPT物理学术竞赛二等奖一项,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积极组织2次卫生大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督促实验室人员对实验室进行通风、消毒。为8个实验内共计135个地插进行了改造工作。重新改对拉压试验装置实验室的电路。
(七)工会工作:
1、召开一届四次教职工大会,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全体教职工参加大会。
2、组织开展工会活动和慰问工作。组织开展六一儿童节“防疫抗疫”主题书画展活动;开展“三八妇女节”慰问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环校健步走活动;开展“醉美安理”摄影评比活动;慰问困难老教师3名。
3、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校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获五人制足球赛第三名;“75周年”校庆书画展三等奖;校园健步走组织奖。
(八)学生工作:
1、不断改善思想引领方式方法,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邀请知名教授、专家学者走进学院课堂,开展传达十九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工作和青年成长成才重要指示精神的理论学习和座谈交流会;组织开展“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会、“宪法晨读”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2020年举办院第四期“青马工程”培训班,承办校第十八期“青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通过先进典型感召青年大学生,学院2017级邹敏同学荣获校十佳大学生并推优参加安徽省十佳大学生评选。
2、发挥学院各级团学组织作用,促进学风建设。
长期坚持并积极开展“杰出校友励志报告会”、“优秀毕业生经验交流会”、“考研经验交流会”、“毕业生诚信贷款教育会议”、“诚信考试教育活动”、假期见闻座谈会、学业预警年级大会、“最美笔记”、“四六级模拟考”等活动,努力营造优良的学风。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安徽省物理学术竞赛、安徽省物理实验竞赛、安徽省光电设计竞赛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一、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学院获省级以上奖项学生一百余人次。高度重视学生考研服务工作,全方位、多措施为考研学生提供良好环境和便利条件,每年划出相应资金为考研学子送温暖,以考研升学促进学院学风,助力学风建设上新台阶。
3、搭建丰富的“第二课堂”教育平台,不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以校园文化熏陶青年,举办线上“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活动、“庆祝建校75周年”书法绘画作品展、趣味力学竞赛、新生红歌大赛、辩论赛、篮球赛、五人制足球赛、心理情景剧大赛、寝室文化节、赴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通万人坑开展教育活动,开展美学教育,学习中国书法艺术,体验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实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同春耕 共劳动”劳动教育。同时,积极参加校团委及相关部门开展的各类文体活动,其中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校赛一等奖,校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获优秀组织奖,安徽理工大学第六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2020级军事技能训练中荣获列队会操优胜单位,在安徽省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省级优秀奖,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安徽赛区三等奖。
以创新创业激发青年大学生,校院两级积极在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培训,邀请优秀校友分享创业经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目前我院已有2名在校本科生注册公司,多名学生发明专利进入实审,多名本科学生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以社会实践锻炼青年大学生,克服疫情影响,我院组建“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两支,其中抗疫青年先锋队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党团组织号召,主动请缨加入疫情防控,在家乡有组织地参与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奉献于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受到当地各级政府的表扬,彰显青年使命担当;脱贫攻坚青年队则前往我校对口帮扶点—安徽省临泉县滑集镇南杨小庄村和淮南市毛集区孙台村,开展新农村生活质量调研,开设“手拉手”小课堂,帮扶抗洪防汛。实践活动被安徽网、凤凰网、中安在线、安徽大学生网、中国大学生在线、淮河早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4、开拓就业市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线上联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单位,校友所在单位以及一直保持联系的老朋友单位的作用,挂图作战,建立未就业学生台账,采取一对一推荐的方法,推荐学生就业。2020年132名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5%,考研率达到24.2%。
5、开展以“感恩母校,回报社会”为主题的线上毕业生文明离校活动。
组织毕业生党员收看了两会直播,举办线上主题党日活动,观看电影《建党伟业》,重温入党誓词,学生党支部召开经验交流分享会,就业典型以及成功升学的毕业生党员结合自身经历,先后与低年级学生党员以及部分低年级同学进行了交流,此外,前两批先期返校的党员带头主动做好宿舍清整工作,用整洁如初的宿舍作为离校前送给母校的特殊礼物。
学院精心组织统一购买了132个刻有学校logo学院名称以及学生姓名的优盘,作为毕业礼物送给2020届毕业生们。为了弥补今年毕业生没能照毕业合影的遗憾,学院为每一位同学制作了精美的毕业纪念册。同时,学院在办公楼、学生宿舍楼等区域通过横幅、海报的形式为毕业生送上祝福。
6、加强日常安全教育管理,夯实学生工作基础
面向学生举办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疏散演练和消防演习。内容涉及宿舍管理、宿舍安全、校园贷、消防知识等方面。将夜不归宿、使用违章电器、乱拉电线和违反规定吸烟等行为与学生评优评先、各类奖学金评定,以及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优秀班集体的评定挂钩。全年无一例夜不归宿现象。
7、以励志教育为动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本着实事求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认定出16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出1个国家奖学金,22个国家励志奖学金和145个国家助学金。走访慰问贫困生家庭13家,达到关爱、帮助、引领贫困生成长成才的目标要求。举办了三场校友励志报告会。
(九)行政工作
进一步强化机关工作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效率意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进一步规范资产购置、验收、保管、报废程序,进一步严格各种经费申请、使用、审核、报销程序,进一步强化计划管理并制定事件与项目过程管控体系。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财务和审批制度,厉行节约、广开财源。做到了经费使用突出重点、合理科学,为教学科研和教职工服务。继续实施财务公开制度,主动接受全体教职员工的监督。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面向师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2次、应急疏散演习1次和消防演习1次。与各系、各实验室、办公室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制责任书,切实落实各项安全目标责任。
为各系、实验室、办公室和学生宿舍购买抗疫防疫物资。共购买4个电子体温枪、60个消毒喷壶、100瓶泡腾片、1400个医用一次性口罩、60瓶医用免洗消毒洗手液。为返校学生发放电子体温枪2把,喷壶6个,泡腾消毒片6盒,33瓶洗洁精和33块洗碗布等消毒用品和日常生活用品。
组织学院教职工开展“防疫情迎五一”卫生大扫除活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参加了劳动,全体行政人员进行分工,对学院会议室、报告厅、办公室等区域的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切实做好办公区域卫生。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安全检查,重点关注学生宿舍、实验室和学院办公楼安全,加大检查巡查力度,做好安全记录,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第三部分:党建
(一)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情况
1.制定工作计划和措施,规范制度落实。学院党委领导班子及时传达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抓落实到位;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落实校党委决策部署。
2.聚焦主责主业,打牢党建工作基础。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上出实招,做好理论武装;抓好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和党支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严格组织生活会程序;党费收缴工作及时核算,督促全院师生党员按时交纳党费。
(二)凝聚班子力量、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明确责任抓落实
1.抓好党委班子自身建设,明确责任,实行党委联系支部制度,做到知责、尽责、负责。带头执行民主集中制,主持开好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专题汇报会以及主题发言等,学院党委切实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党建工作责任扛在肩上,根据《安徽理工大学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精神,按照程序内容要求,认真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召开班子例会36次,召开20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学院党政重大事项,指导学院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工作。学院党委召开18次党委会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指导党支部开展工作,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党委书记带头为党员上党课,将班子成员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作为述职述廉内容,落实“一岗双责”。加强保密教育,无失泄密事件发生。
研究部署学院党建重点工作,坚持召开党委会研究学院理论学习计划、党建工作要点、师生党员发展等重点工作,学院真管真严、敢管敢严、常管长严的风气已经形成。
2.强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用新时代思想武装头脑。全年学院党委中心组(扩大)集体学习13次;实现“学习强国”动态监督管理,学习效果好。
3.完成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建工作推动全院各项工作。用新时代理论指导实践,以“双带头人”标准选优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选树了一批青年教学、科研骨干担任支部书记,2019年光电物理系党支部获批“基层党建特色项目”和“校青年先锋岗”,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动主题教育学习务实扎实,组织师生党员参观新四军纪念馆,赴寿县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组织师生观看意识形态,反腐倡廉影片,让师生党员在“体验式学习”中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学习先进典型、感悟特殊使命。
(三) 明确制度,规范党员教育管理,构建学院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1.突出抓好学院基层组织制度,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主题教育工作,院党委班子成员做好“一岗双责”,对分管部门加强指导督促,形成齐抓共管合力。通过主题教育,不断增强全体师生党员“守初心、担使命”的责任意识,认真检视问题,找差距,抓落实,着力解决思想和实际工作中的缺点,激发了学院全体党员干事创新的精气神。
2.严格党员发展程序,注重党员工作教育培训。2020年发展党员工作严把质量关,认真履行反正组织程序,全年共发展学生党员28人,教工党员1人,转正学生党员25人,教工党员1人。办理了25名毕业生党员和7名教工组织关系转接手续。通过举办党员培训班、党员座谈会、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加强教育培训,举办发展对象培训班2期,培训人数70余人。
(四)党建工作稳步推进
1.意识形态工作扎实开展
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签订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书,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监管和教育,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2.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和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坚持和完善党委成员联系支部、联系无党派知识分子和学生班级制度。严格执行学校财务、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严控经费预算和支出。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杜绝不良风气。着力解决领导班子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扎实推进学院层面四个方面整改任务。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严肃纪律为抓手,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
3.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
学院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政治建设和廉政建设。认真修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党委会议制度议事规则》,及时研究决定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和重大事项,推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上级决策部署的落实,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双重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制度,积极落实学院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提出的九项整改任务。
加强科级干部队伍和支部书记、系主任建设,提高学院整体素质和干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4.新闻宣传工作扎实开展
积极邀请联系学院校领导、担任2019级学生班级导师的校领导和院领导为广大师生上专题党课,学院党委负责同志为学院党员、发展对象上专题党课,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师生中落地生根。积极主动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在学院网站刊发报道108篇,为学院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5.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
加强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廉政教育,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特别是加强《准则》和《条例》的学习贯彻,提升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开展“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活动,通过“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民主生活会,学习典型案例,开展专题研讨,组织观看电影、录像片等达到警示教育的目的。
认真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职责,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学院班子团结、和谐,风清气正,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事程序,强化重点监督,确保了学院风清气正,党政廉洁,学院全年安全无事故,无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五)认真落实整改任务和重点工作
根据学校《2020年度基层党建工作“三个清单”》整改任务要求,制定并落实《力物学院2020年度基层党建工作“三个清单”》。扎实推进《安徽理工大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的落实。
扎实开展关工委工作,保密工作,关心民主党派和离退休老干部。积极联系校友,做好校友工作,邀请毕业十五周年校友返校,举办校友励志报告会3次,密切校友关系,做好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