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中国科协科技志愿服务工作要求,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与新时代雷锋精神,3月11日,力学与光电物理学院“聚力凝光”志愿服务队前往安理社区开展主题为“雷锋精神映初心,科普之光暖社区”的科普活动。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通过视频向社区居民展示了学院学子在第十五届安徽省双百双创科普竞赛中的优秀作品,让科学知识更加生动易懂。荣获安徽省二等奖的《“嫦娥”越星河,月背挖宝归》采用动画形式,以拟人化的方式讲述了嫦娥六号如何克服技术难点,在月球背面采样的科学意义,并展望未来探月工程在深空探测、资源开发及人类星际探索中的广阔前景。这一作品不仅展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也让社区居民更直观地理解探月工程对揭示月球成因和推动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获得安徽省优秀奖的《光的魔法——探索光致发光的奇妙世界》则聚焦于光致发光现象,通过趣味化的演示揭示其中的科学原理,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光的神奇魅力。这些作品内容新颖、寓教于乐,不仅激发了社区居民对科学的好奇心,也展现了学院学子在科普创作方面的独特能力。

展示科普动画视频
随后,志愿者们通过非牛顿流体实验和水火箭发射实验,用直观、生动的方式带领社区居民探索科学奥秘。在非牛顿流体实验区,志愿者用淀粉和水调配出“吃软不吃硬”的非牛顿流体,现场演示快速拍打时流体变硬,而轻轻触碰则恢复柔软,这一奇妙现象引发了观众的惊叹和好奇。在水火箭发射环节,志愿者们利用废旧塑料瓶、水和气压装置,现场演示了水火箭的发射原理。伴随着“3、2、1”的倒计时,一枚枚水火箭呼啸升空,在空中划出优美弧线,引得围观群众纷纷鼓掌喝彩。志愿者们还邀请现场观众亲手制作水火箭,并讲解气压反冲、牛顿第三定律等物理知识,让抽象的科学理论在实践中变得生动可感。

志愿者发射水火箭

活动合影
本次活动不仅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也增强了大家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欲望。“聚力凝光”志愿服务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科普志愿活动,让科学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活,为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贡献青春力量。